“长期不用的钱,买这类保险合适!”银行“卖保险”热情高
近段时间,长期一些带有理财功能的不用保险保险产品悄然走俏,“搅动”银行代销江湖。买类卖保
“如果有长期不用的合适钱,买这类保险比较合适。银行对流动性需求不高的险热话,这确实是情高一个不错的投资渠道。”华北某网点的长期一位理财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记者调研发现,不用保险随着基金净值波动加剧以及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吸引力弱化,买类卖保银行理财经理推荐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的合适热情有所下降,推荐保险的银行热情明显提高。
银行业保险业半年报目前已披露完毕。险热记者梳理发现,情高今年上半年,长期多家银行代理保险收入同比取得双位数增长。同时,多家保险公司银保渠道成为保费增长“黑马”,纷纷实现放量增长。
保险更受理财经理推荐
“目前我们代销的保险主要包括期缴的终身寿险和年金险以及趸缴的5年期保险。在售的期缴产品缴费期最长五年,最短三年,每年一万元起投,有确定收益,写在合同里,目前利率多在3.5%左右,趸缴的产品只有预期收益,但最终实际收益是不确定的。”上述理财经理告诉记者,“期缴产品买的人比较多。”
他还表示,此前市场波动较大,不少前来咨询的投资者对一些风险较高的产品如基金望而却步。“今年我很少主动向客户推荐买基金。如果客户有购买基金需求的话,我比较建议通过定投的方式来投资,可以平摊成本。”另外他还建议资金分散配置,“50%可以配置为存款、30%-40%配置成保险,10%-20%投资高风险的产品比如基金。”
“今年偏股基金市场表现不太好,保险还是有客户配置的,毕竟可以用来避险。”上海某网点的一位理财经理告诉记者。
多位理财经理表示,有预定利率、收益写进合同里的保险,较大的卖点在于,存够一定期限,既可实现保本又可实现保收益。在利率下行的大趋势下,这类保险中长期投资性价比较高。
多家银行代理保险收入大增
今年上半年,资本市场较为波动,对银行财富管理业务发展带来一定影响。记者注意到,多家银行上半年财富管理收入总体上有所下降,代销业务产品结构出现新变化。具体来看,基金代销收入同比有所下降,而保险代销收入大幅增长。
比如,今年上半年,招商银行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188.73亿元,同比减少8.13%,其中代理保险收入89.84亿元,同比增长61.61%;代理基金收入34.74亿元,同比减少46.95%。对此,招商银行解释称,主要是资本市场大幅波动背景下,客户权益类产品配置降低,避险情绪及需求上升,高价值贡献的期缴保险销量及占比同比上升。
亦是如此。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60.62亿元,同比下降7.7%。上半年实现代理基金收入16.83亿元,受市场等因素影响,同比下降29.3%;实现代理保险收入10.65亿元,同比增长26.3%。
不只股份行,国有大行代理保险的收入增长幅度也较为可观。半年报指出,该行上半年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129.5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12亿元,增幅9.39%,主要是代理保险收入增长带动。上半年实现代理保险保费809亿元,其中代理期缴保费同比增长19.6%。
业内人士指出,短期波动不改长期趋势,依然看好财富管理市场的后续发展。受益于财富管理,银行作为居民财富管理主要的金融产品代销机构,拥有客户资源多、金融产品丰富等优势,较易实现年金险、养老险的场景化营销。
在平安银行看来,随着居民金融素养的不断提升以及资管新规等政策的逐步落地,财富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升级的重要方向,也促使商业银行以财富管理的视角升级、重构银保业务。据悉,2021年以来,平安银行启动新银保业务改革,与平安寿险深度合作,将代理保险业务内嵌到财富管理体系中,为私行财富业务的持续突破发展开辟新赛道。
银保渠道加速壮大
业内人士认为,近年来,个险代理人渠道增长乏力,各公司为稳定业务平台,高度重视银保业务的发展。
今年上半年,主要上市险企个险代理人渠道保费收入出现不同程度下滑,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却纷纷放量增长。
银保渠道总保费收入426.09亿元,同比增长23.7%。太保寿险银保渠道保险业务收入178.2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876.3%。人保寿险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92.8亿元,同比增长41.9%。银保渠道保费收入311.95亿元,同比增长7.8%。在用来计算新业务价值的首年保费中,银保渠道同比增加45%。
“居民储蓄不断提升处于高位,在刚兑型理财产品淡出市场后,保险产品成为重要选择。银行客群显著分化,中高端客户在保险保障、品质养老、资产传承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副总裁肖建友近日在公司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银保市场发展机遇期正在显现并受到更多关注,寿险业“老七家”上半年银保渠道总保费同比增速达到21.3%。
今年6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代理渠道业务发展报告》显示,2021年人身险公司银保业务全年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990.99亿元,较2020年同比增长18.63%,呈现连续四年增长态势。
图片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上述《报告》指出,银行积累的大量中高净值客户日益被保险公司关注,银行客户强烈的财富管理需求易于实现场景化营销并具有较高效率。商业银行凭借自身稳定的客户资源和销售优势,使保险公司重拾对银保业务的战略重视,加大战略投入,着力调整业务结构,提升渠道价值,加速银保业务从重规模向规模与价值并重的转型。”
(责任编辑:休闲)
-
据新加坡警方声明,新加坡警方表示正在调查全球最大加密货币交易所币安Binance)。一天前新加坡金管局将此案移交给新加坡警察部队的白领犯罪部门时,调查就开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11月21日发布声明称, ...[详细]
-
停飞近四年后南航737MAX今日复飞,其他航司停飞的737MAX怎样了
刚刚,南航CZ3960航班从广州起飞,飞往郑州。南航app和多个航班动态软件显示,执行这一航班的机型是737MAX也称737-8)。这意味着,在由于两起空难停飞近四年后,波音的737MAX机型终于在中 ...[详细]
-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四红)2023年1月13日,国新办举行2022年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会上,被问及2023年是否还有进一步降息降准空间,以及会不会加大结构性工具的使用时,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表 ...[详细]
-
招银国际发布研究报告称,重申00710)“买入”评级,目标价26.01港元,对车载显示升级趋势、新客户获取及成都工厂产能扩张驱动成长维持乐观看法。报告中称,该行与京东方精电在1月12日举行了NDR会议 ...[详细]
-
五粮液旅游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等9家酒企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酒旅融合,打开酒业新发展格局11月16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告,确定53家单位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其中以四川省旅游景区、江苏省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9家为代表的酒企入选,酒旅融合成果进一步凸显。酒 ...[详细]
-
攻陷侧车窗,光峰科技车窗融合显示亮相CES展,车内第四屏要崛起?
来源:连线新能源北京时间1月6日,2023 CES国际消费电子展正式开幕。相比受疫情影响而格外冷清的CES 2022,本次CES国际消费展的规模相当大,不仅参展商总数超过2400家,来参加的消费者数量 ...[详细]
-
企业付出真诚与善意,收获的是良性的雇佣关系。重庆一公司给员工加薪50元,并向员工致歉,却获得了网友们的一致点赞。这是怎么回事?据九派新闻报道,该公司致歉信称,“这微不足道的金额,公司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详细]
-
作者 | 张吉光 陈舟楫 傅家范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和经济向低碳转型,绿色金融发展已驶入快车道。目前,国内银行业在探索中取得较大进展,但也面临着突出的“四缺”“三难”等问题。本文梳理 ...[详细]
-
上半年,有8家上市银行的绿色贷款投放较去年末增长超过40%,13家增速超20%,涵盖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等银行类型。其中,、、、、的增速超50%,分别为96.93%、63.41%、61.19%、57 ...[详细]
-
香港特区政府11日宣布,经与广东省及深圳市政府协调,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及香港铁路有限公司全力配合,并获得中央批准后,广深港高速铁路高铁)西九龙口岸及高铁香港段将于1月15日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