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私募敦和资管向投资人致歉,暂停发行新产品,\
今年以来,百亿受俄乌冲突和疫情发酵等超预期因素影响,私募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动荡。敦和严苛市场环境下,资管资人致歉暂停私募机构普遍承受了较大业绩压力,向投新产一批私募主动作为,发行选择与投资者共进退。百亿
日前,私募百亿私募敦和资管在线上举办策略会,敦和董事长施建军代表公司就产品净值出现较大回撤向投资人致歉,资管资人致歉暂停同时宣布对单位净值低于1的向投新产产品实施管理费或固定投资顾问费暂时性减收60%,公司还决定暂停一切对外新发产品,发行集中精力修复老产品业绩。百亿
策略会上,私募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还分享了对大类资产投资的敦和最新观点。在他看来,美债收益率在当前水平会有阶段性企稳、甚至回落,但下半年美联储缩表开始后,美债收益率可能会继续上升,这对全球资产价格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商品方面,海外商品还会偏强,看多原油、和黄金。
谈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股票,徐小庆认为美股调整尚未结束,他对港股的看法相对积极,对A股则偏谨慎。
暂停对外新发、“水下”产品减收60%管理费
敦和资管董事长施建军代表公司向投资人汇报了一季度产品表现的总体情况,并对产品净值出现的较大回撤表达歉意。他表示,公司将在坚定大类资产配置的道路同时,以开放谦卑的心态面对正在剧烈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和金融市场环境,在反思中积极调整、提升。
具体而言,施建军提出了三点反思:
1、要始终坚持大类资产配置不动摇。过去几年,资本市场上出现的极端情况越来越多。最近,贝莱德的CEO拉里·芬克(Larry Fink)在致股东的一封信中表示:“俄乌战争终结了我们过去30年经历的全球化。”作为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贝莱德管理着10万亿美元的资产。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美国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认为,俄乌之间的战争实质上是对世界秩序控制权的争夺的一个全局大变化的局部表现。全球资本市场过去30-40年繁荣发展的核心基础之一就是全球化。从这个角度来说,未来我们可能会碰到更多前所未见的变局和风险因素。
为了服务好客户,我们在努力了解和理解这些新变化会怎么影响投资。特别是要加强理解和应对这样的长期结构化变化和投资范式的转变,理解这些变化对投资组合意味着什么。不论如何,在不了解不知道,但又对资产价格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会大幅度增加情况下,坚持大类资产配置,分散化配置是更好地应对新环境和挑战的最优选择。
2、以开放谦卑的心态面对正在剧烈变化的宏观和金融市场环境,从根源上检视公司“四个理论+五大体系”在新环境下所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可以预期,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的投资环境是金融市场投资者从没有经历过的。但反过来说,这种复杂且未知的环境对所有投资人也都是公平的。谁能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当前的错误和挫折,积极借鉴更长期的历史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谁就能在未来的投资实践获得先机,成为新投资范式下的领跑者。
下一步,敦和的投研团队要通过新环境中的大问题大变量大趋势做深度研究思考,要通过向国内外同行专家学习,与时俱进,抓紧完善和迭代我们的理论体系。还要在中观层面上做再思考,寻找和把握新环境下细分资产和中观结构方面的新特征和规律。在这个基础上,丰富投资策略。
3. 不为外界环境变化所扰,专心建设大类资产配置平台。国内的大类资产配置投资实践和海外发达国家比还处在比较早期阶段。大类资产配置投资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和系统,而不是依靠明星基金经理或者某个团队。过去这几年,敦和初步形成了“五个多+四个理论+五大体系”的投研体系。支撑这个体系,需要建立统一的投资管理风控平台,统一的基金运营平台,统一的客户市场服务平台。过去几年,这三个平台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大进步。今年也没有放缓脚步,还在扎扎实实地推进建设。后面,还会根据今年以来暴露出的问题,做针对性地完善改进。
为了更好与投资者共进退,施建军还介绍了公司决定的一系列调整。从投资人利益角度出发,公司决定对自主发行并管理的私募基金,以及敦和担任投资顾问的资管产品,单位净值低于1.000元期间,将实施管理费或固定投资顾问费暂时性减收60%计提的措施(公司将尽快与各基金托管人、相关业务合作机构协商一致,确定暂减计提的具体实施方案,具体以公司发布的通知为准)。此外,公司三大系列产品除存续产品老客户的追加,以及已经在募集通道合作进行中的产品外,公司暂停一切对外新发产品,集中精力把存量产品的净值修复上去,与持有人共同前进。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敦和资管持续在用自有资金跟投旗下各系列产品。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基金经理加上公司普通员工投资公司产品份额占比是29.81%,占公司管理规模的近30%,这一跟投比例在业内居于前列。
“做以上这些调整,只想表达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的利益是和投资者的利益捆绑在一起的。我们工作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投资者创造价值。”施建军说。
美债收益率上行令全球资产价格承压,相对看好港股和A股低估值板块
策略会上,敦和资管首席经济学家徐小庆还分享了对大类资产投资的最新观点。
徐小庆认为,俄乌冲突和疫情反复是今年的两大意外,短期对市场的扰动或已接近尾声。美债收益率到了当前水平会有阶段性企稳、甚至可能回落,但下半年美联储缩表开始后,有可能继续上升,对全球资产价格都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如果只考虑加息和经济所处状态,海外这一轮债券抛售带来收益率回升的周期已经接近尾声。是有两个潜在风险点可能使得债券收益率超预期上升:一是美国有可能上调长期中性利率;二是这一轮缩表的影响可能会比较大,美联储本轮缩表规模预计达到3万亿,远高于上一轮的6000亿。”徐小庆表示。
徐小庆还指出,由于中美利差处在历史底部,中国确实没有多少降息空间,但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上行的可能性也不大。中美短期利差持续缩窄意味着人民币阶段性有贬值压力,总体看海外流动性收紧对国内不会带来太大影响。
商品方面,徐小庆认为,与国内需求相关度高的商品,在乐观情绪充分释放后,未来可能还会面临需求不足带来的调整压力。海外商品还会偏强,看多原油、农产品和黄金,特别是原油,尽管战争因素消除,但从供需角度和制裁的长期影响考虑,原油在商品中还会处于偏强态势。
“当前国内居民收入和资产负债表比2020年更差,对未来报复性消费反弹力度不能抱太高预期。疫情后出口高景气度带来的制造业盈利,并未转化成居民收入的增长。居民收入与服务业更相关,而服务业景气度受疫情和行业整顿的拖累持续下滑,导致居民的收入一直没起来。”徐小庆称。
分析中国经济时,他还提到了几个前所未见:一是居民收入增速已下滑至和房贷利率差不多的水平;二是房地产新开工已连续三年负增长,首次出现;三是今年的地产施工面积有可能会出现历史首次负增长。
谈到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股票,徐小庆认为美股调整尚未结束,他对港股的看法相对积极,对A股则偏谨慎。
“港股无论是PE估值还是市值/M2均已处于历史低位。一季度港股上涨的行业集中在高股息的银行、地产和能源板块,高股息主题还未结束,港股有265只个股最近3年股息率高于4%,占全部港股的10%。A股市场上,政策底已经出现,房地产何时企稳非常关键,疫情反复使得地产销售带动M1回升难以持续。从估值角度讲,A股估值仍未回到历史低位,今年的风格更有利于低估值股票。从历史上看,当沪深300的风险溢价达到5%以上,指数在未来一年半的时间有望取得20-30%的正收益率,因此当前阶段希望投资者能保持谨慎乐观的心态。”徐小庆指出。
(责任编辑:休闲)
-
今年以来,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帮助困难行业渡过难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先后出台《关于继续加大中小微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困难企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北京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稳定经济增长的实施方案》和《北京市助企纾 ...[详细]
-
据无锡市纪委监委4月26日晚通报,无锡市梁溪区原副区长赵雪松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通报称,赵雪松2019年7月辞去公职。公开简历显示,1972年12月出生的赵雪松是辽宁本溪 ...[详细]
-
银保监会发布金融风险提示 :购买保险新型产品 不被“高收益”误导
昨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2022年第3期风险提示,提醒金融消费者掌握理性投保的五个注意要点,增强个人合法权益保护意识。银保监会消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购买保险是现代社会进行风险管理的有效手 ...[详细]
-
新华社北京4月27日电记者魏玉坤)多重风险挑战下,我国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开局。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数据,今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5%,但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间利润分化明显。统计 ...[详细]
-
今天11月23日),北京市召开第422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要因时因势、有度有效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工作要求落实到位。切实让社会面慢下来,进一步压实 ...[详细]
-
参考消息网4月27日报道 据台湾《自由时报》网站27日报道,美军舰26日刚通过台湾海峡,解放军军机27日一早就再次进入台所谓“西南空域”。报道称,解放军军机去年至今频繁巡台,本月又是多日进入台所谓“西 ...[详细]
-
【文/观察者网 王世纯】在饱受了数个月争议以后,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创新科技4月26日在其官方网站发文证实,大疆将暂停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所有业务活动。大疆表示,我们正在与客户、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就在 ...[详细]
-
4月26日0—24时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818例:上海1606例,江西56例,吉林51例,北京31例,黑龙江25例,浙江16例,江苏8例,内蒙古7例,山东6例,河南3例,湖南2例,四川2例,河北1例,山 ...[详细]
-
据石家庄日报,自11月21日0时起至25日24时,在桥西区、长安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开展全员核酸筛查。其中提出,高风险区所在小区居民严格足不出户,其他区域居民原则上居家。最大限度减 ...[详细]
-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