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直言2022年投资“比较失败”,百亿私募2023年盯上了这些板块 正文
时间:2025-07-06 14:30:27 来源:网络整理 编辑:综合
中新经纬1月6日电 邓芷若)2022年收官之后,多家百亿私募在投资策略会或社交媒体上公开反思2022年的投资操作,并对2023年投资策略进行阐释。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有业绩展示的9
中新经纬1月6日电 (邓芷若)2022年收官之后,比较失败多家百亿私募在投资策略会或社交媒体上公开反思2022年的直言资百投资操作,并对2023年投资策略进行阐释。年投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亿私2022年1-11月有业绩展示的募年92家百亿私募的平均收益为-6.13%,对此多家私募坦言2022年的盯上业绩“达不到预期”“比较失败”,直言2022是板块“非常奇特的一年”。站在新一年的比较失败起点,2023年的直言资百投资机会在哪里?百亿私募们的“弹药”又将投向何处?
业绩不达预期原因各异
从公开反思2022年投资操作的百亿私募来看,大多提到了2022年经历的年投全球GDP增速下行、A股经历波动等宏观事件。亿私此外,募年清和泉资本、盯上慎知资本、板块源乐晟等也反思了自身操作上的比较失败不足。
清和泉资本反思2022年表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于宏观事件冲击应对存在不足。行业配置方面,因低估了海外紧缩效应,新能源相关公司估值遭到大幅收缩。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消费服务板块未起到稳定组合的作用,相关公司业绩受到影响。对于以煤炭和能源为代表的稳定价值类板块,2022年配置比例不足,收益贡献不高。
石锋资产表示,2022年是这么多年来各行各业都很难过的一年,经济的衰退超出了年初的预期,在其投资史上是非常奇特的一年,疫情、通胀交织在一起。
相聚资本表示,2022年,受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收缩性货币政策和全球GDP增速下行等多重原因的影响,全球主流资本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A股市场上,地产行业低迷和奥密克戎反复冲击,也压制了股市的表现。
慎知资产表示,2022年做得还是相对好的,但做得不好的地方也非常明显,具体来说包括小盘股下行风险控制不足;对于外盘和外资的了解不够;2022年11月整个防疫政策开始发生转变、市场转向的时候,没有做到极致。
源乐晟董事长曾晓洁表示,2022年源乐晟的投资业绩不达预期,许多地方是值得反思的。分析来看,2022年以光伏、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成长类资产遭遇杀跌,而源乐晟仍聚焦在新能源方向去寻找机会,对于其景气度叠加右侧投资的策略来说确实是比较艰难的。其次,组合过度激进也值得深刻检讨反思。不过,曾晓洁称“2022年是非常好的教科书式的一年”,未来能从经验中学到很多。
东方港湾董事长但斌在社交媒体上总结道,2022年的投资比较失败。2022年初已经预见到不太好,所以做了风控,部分能做结构化产品的还做了有一定安全垫的蓝筹股雪球,目前还有一个多月到期,很遗憾除了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公司和最大的软件公司没有敲入以外,前几个月没有敲出的现在都敲入了,当初不看好,但没想到会出股灾、跌超30%。另外,A股部分在2022年4月没抄到底,不应该在6月再追高买入,导致又回撤;而美股部分投资改变世界的公司导致2022年10月至今净值大幅回撤,这也是自2013年、2014年白酒危机以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
消费、地产关注度高
总体来看,百亿私募对于2023年的市场判断是比较乐观的,大多看好中国经济复苏,A股市场将从低位修复,认为2023年是一个重要“拐点”。在恢复速度上私募们观点不同,有的认为经济弹性“不宜过分乐观”,有的则认为会是“V型”反弹,在具体板块的关注上也有所分化。
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近日在路演中表示,他判断现在处于牛市初期,未来不明朗的风险不会影响他在2023年的投资决策,对于2023年他是比较乐观的。
林园还表示,过去三年,股市中受疫情影响大的板块是他2023年的投资方向。他表示目前重点关注老龄化相关赛道,如“三大病”预防和治疗等,白酒行业、眼科牙科和创新药的前景都很广阔。此外他还提到地产板块经过过去12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深度调整,目前处于进场的好时机。
清和泉资本认为,2023年,A股市场有望从低位展开修复。投资主线中,清和泉资本认为上半年消费链和地产链机会更多,下半年安全链机会有望扩散。重点布局的行业有可选消费、建材、化工新材料、互联网和储能等。
石锋资产表示,2023年必定是恢复的一年,不过恢复大概率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内需拐点正式到来,经济弹性预计依然不高。2023年整体经济形势预计好于2022年,但主基调可能还是会以渐进式弱修复为主,内需为主要增长点,修复方向沿着地产、消费两条产业链进行,经济弹性不宜过分乐观。
相聚资本表示,2023年的A股市场有可能是成长与价值交替上涨,各有表现,看好新能源光伏、电动车产业链中的锂电池、海风以及军工板块。在近一段时间的调整后,高端制造的估值已经来到合理位置,盈利增长大概能实现30%的行业增速。从中长期看已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明年一季度是重要的观察窗口。此外,医药板块在2023年始终有机会,短期看好医疗器械的投资机会,医疗服务也具有恢复性行情的可能。
慎知资产创始人余海丰近日表示,2023年明显比较乐观,同时也更愿意去进攻,目前仓位超过90%,看好的行业包括消费、医疗、计算机、物联网、能源,主要的仓位在这几个行业上。他还表示,储能是一个放大版的光伏,增速会比光伏更快,但单位利润大概率被市场高估了。
对于汽车和地产行业,余海丰表示,整个汽车的故事并没有讲完,新能源汽车是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次以领跑者的姿势走在世界前列,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的市场份额都还有很大空间。物业公司则与地产龙头挂钩,只要地产公司能活下来,地产公司的物业公司就应该被看好。目前地产处在底部,可能会慢慢往上走。
曾晓洁表示,2023年的投资机会比2022年更好,目前来看边际拐点已经出现。2022年的经济大概率是一个低点,将迎来复苏甚至是V型反弹。源乐晟基金经理梁皓表示,2023年的投资机会主要在医疗诊疗、医美、食品饮料等消费相关,此外还有过去几年需求一直很好的成长性行业,比如新能源和军工等。
但斌在社交媒体上表示,2023年应该是中国股市1990年成立以来最重要的“承前启后”“关键年”之一。2023年“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中国股市很可能会做出方向抉择,这对未来市场有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公司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罗琨
张兰为何总是这样2025-07-06 14:28
沈阳全市住宅小区、村屯实行封闭式管理,地铁、有轨电车、常规公交运营暂停!2025-07-06 13:25
岭南控股两股东抛2000万股减持计划 此前曾连拉五个涨停板2025-07-06 13:21
联合国大会通过乌克兰提交人道问题决议2025-07-06 13:18
海底捞上半年净亏2.66亿,去年关停的部分门店考虑重新开业2025-07-06 12:28
北约峰会发表联合声明:决定增加对乌援助、军事部署、成员国军费2025-07-06 12:10
许家印现身汽车动员会,发誓六月底实现量产!债权人电话会还透露这些内容2025-07-06 12:09
白俄罗斯国安会:清除乌克兰在外交掩护下运作的情报机关2025-07-06 12:09
期货大咖聊大宗:技术面、基本面两相共振 PTA或将开启新一轮下跌2025-07-06 12:05
关于公司法定名称变更的公告 信达澳银基金更名为信达澳亚基金2025-07-06 11:51
宗校立:ADP数据不及预期 美元下一步怎么走2025-07-06 14:25
realme C31入门级手机曝光:搭载紫光展锐T612芯片2025-07-06 14:25
漫威“开山之作”卖了240万美元2025-07-06 14:20
保加利亚退出北约支持俄罗斯?2025-07-06 13:39
马克龙宴请欧企高管:别去美国,留下来吧2025-07-06 13:10
东航昆明至广州本周恢复直航,热门航线航班频取消2025-07-06 13:10
是谁制造了35岁职业危机?2025-07-06 13:09
民政部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2025-07-06 12:47
油价又要变了!就在今晚2025-07-06 12:40
特斯拉柏林工厂启用,马斯克现场又跳舞2025-07-06 12:23